吳澤全
編者按:
畫家吳澤全,一生離不開的是“情”?!扒椤毕得贰⑻m、竹、菊“四君子”,“情”系“四君子”為自己拓展的詩意蔥濃的人生。
吳澤全、藝名無法、號硯農(nóng),中國美網(wǎng)特約畫家。1944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原古宋縣)?,F(xiàn)為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四川省藝術學院東坡書畫研究院執(zhí)行副院長,中國將星書畫院西南分院藝術顧問,四川省老教授協(xié)會天府畫院藝術顧問,四川省藝術品文化研究會理事,四川人民對外文化交流禮品創(chuàng)作特別指定畫家,四川省現(xiàn)代藝術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執(zhí)行主席。
師承蜀中著名畫家劉既明先生學習花鳥畫,在長期的藝術生涯中除廣涉山水花鳥外,尤對以“四君子”寓意抒情的創(chuàng)作情有獨鐘,孜孜以求逐步形成自家風格。
梅蘭竹菊:畫里畫外總是情
——畫家吳澤全藝術創(chuàng)作散語
文/馬安信
《冷艷奇芳》51x87cm
畫家吳澤全,一生離不開的是“情”?!扒椤毕得?、蘭、竹、菊“四君子”,“情”系“四君子”為自己拓展的詩意蔥濃的人生。是的,歲月給了他萬千思寵,人生給了他五彩繽紛。結識他久矣,讀他的畫久矣,在他自然天成、不假修飾、鮮活生動、靈氣襲人、妍麗典雅、蘊藉內(nèi)斂的作品面前,我想把自己心中諸多感悟,說給讀者聽,也說給繪家本人聽。
《春歌》47x44cm
梅 一窗雪花,幾枝寒梅,塵世的清苦與繁華,每每會被關在門外。曾幾何時,我曾與梅結下了一段不解塵緣。許是自己是詩人,每每讀梅,特別是那一剪寒梅,總感覺她是從三千年前的《詩經(jīng)》里走來,穿過依依古道,穿過魏晉玄風,穿過唐月宋風,落在我的心中。讀畫家吳澤全先生筆下的梅詩圖,我仿若漫步在幽幽的梅園,立于花影飛雪之間,百樹梅花,競相綻放,或傍石古拙,或臨水曲斜,那秀影扶風的瓊枝,那暗香充盈的芳瓣,在畫家之筆墨的點染里有了沉酣的詩味??芍^“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笨刹皇敲??畫家引領讀者在雪中尋梅,尋她的俏、她的幽、她的雅、她的生命真意。畫家之作品,或風雪中競相綻放,煢煢傲立,不染鉛華;或坐落庭院清閣深處,穿過塵世的喧囂與繁華,自持一份冰清和雅潔;或亭亭玉立,“明月愁心兩相似,一枝素影待人來”,意境深幽。讀畫家吳澤全之“梅”作品,我仿若學會了像梅花那樣——以其超然脫俗的氣韻在曲徑通幽處尋找古人散落的足跡,以輕逸若仙的風骨守護人間至真的純凈;在滾滾風塵中修煉,看盡繁華變遷,風骨依然。畫家的“梅”作品,《只留清氣滿乾坤》也罷,《臘梅迎春》也罷,《不帶春色破天痕》也罷,筆墨恣肆,熱情如火,意蘊玉潔冰清,冷艷熾熱。幅幅都是飽滿的,繁華似錦的風采,雖在“斧斤扼”與“知音少”的境遇里,但猶顯固有的高尚品質(zhì)。
《蘭香素淡》48x55cm
蘭 有人說,真正的空谷幽蘭,如隱士高人,但聞其香,不見其身??捎谖业难壑校m應是拋棄了塵世的一切繁華,放下了情感和執(zhí)念,辭別故人,獨自幽居在深山空谷。她既是最清雅、最平凡的草木,又是靈性之花草,若絕代佳人,藏于幽谷,出塵遺世。畫家吳澤全先生與蘭是有緣之人,總能與這藏入無人問津之幽谷的“她”相會,聞其淡雅容顏,賞其秀美幽姿,并情于蘭草,寫出其耐人追憶的風流況味。畫家筆下的蘭,不嬌媚,不世故,零落紅塵,仍帶著不經(jīng)世事的飄動,不論具象還是抽象,皆得形體、筆法得氣象,有著一種生命呈現(xiàn)的意蘊內(nèi)核。畫家之《墨香凝作蕙蘭香》《靜淡云鶴趣》《室雅清芳》均從不同側面刻畫出蘭之“遠而不淡,近而不濃”的君子風。畫家寫蘭,內(nèi)蘊靈秀之氣,含蓄葳蕤旺之態(tài),悠悠綿遠無盡之旨,著實令人感佩。
《志堅養(yǎng)古風》56x69cm
竹 有人倚著柴門,看盡人間芳菲;有人聽雨樓臺,追憶風華年少;有人打馬天涯,萍蹤浪跡。而我,卻鐘愛“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那片竹林,總覺得竹像一個虛懷若谷的高士,心空性直,節(jié)貞志立,不與桃李爭艷,但有高潔風骨。許是畫家吳澤全先生喜愛畫竹,是因著竹之氣節(jié)、竹之虛心,竹在其人生中難以割舍的眷念。故他每每在自己的一幅幅墨竹卷中,擱淺無處安放的靈魂。畫家寫竹思路開闊,目光洞達,顧念深遠,思慮清輕,不受欲念羈絆,幽微于心。故其作品簡淡孤潔,意趣無窮,不在表象而在氣質(zhì),不在筆墨而在意度。《貴在清瘦》《風骨清風》《日暖千竿風自清》是畫家新近創(chuàng)作的作品,其筆墨情感與意蘊心象有著準確的軌跡,特別感動是作品不是用來記錄自然物象,而是用來表達心靈質(zhì)量的。
《秋香露冷凝單貴》50x50cm
菊 往事如潮,總在善感之時憶起;時過境遷,我經(jīng)歷了流轉天涯的命運。故鄉(xiāng)的菊,依舊開在山間東籬,悠然嫻靜。多少次夜闌更深,夢回故里,人事非昨。窗檐結了時光的網(wǎng),桌幾落了歲月的塵。兒時居住的老屋,青瓦黛墻,古舊的窗下,盛開一畦黃菊,和悠然踱步的白云,安之若素。我愛菊,愛她心淡無言、寧靜而致遠。畫家吳澤全先生筆下之菊,讓我又一次走進了東晉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境界。我們說,優(yōu)秀畫家之創(chuàng)作重于形,更重于神。形僅是物的表象,神則是畫的意象。吳澤全先生的創(chuàng)作絕不滿足于形的肖似,而是借形傳神,以神為形達意,從而揭示自己藝術創(chuàng)作之奧秘。我讀畫家《秋菊傲霸圖》《野菊西風滿路香》等作品,讀出了吳澤全先生的藝術匠心,他之作品能令讀者從其筆墨變化中讀出作品的形象塑造,讀出一種說不清的思緒來。這就是一種藝術意趣,一種令讀者反復回味、回復藝術家所設定的境界之中的藝術意境。
古人云:“花在樹則生,離枝則死;鳥在林則樂,離群則悲?!蔽乙f:“生活水之源,藝術必高;形在魂有寄,神駐必活。”畫家吳澤全先生終生癡愛梅、蘭、竹、菊“四君子”,其畫里畫外總是情。我每每讀其創(chuàng)作,每每似品一盞悠悠香茗,脫穎而出的總是自己的幡然醒悟。故,遂將自己讀畫之感悟以散語的形式記之。
2019年10月25日于蜀都牧云閣·詩夢書齋
《墨影含芳》69x45cm
《白露沾幽草》50x50cm
《霜節(jié)百年期共老》69x46cm
《霜節(jié)百年期共老》136x68cm
《香留玉鏡臺》100x50cm
《香郁寒枝》48x81cm
《雪艷梅芳》41x48cm
《有魚足飽休飛去》96x50cm
《芯香醉環(huán)宇》48x90cm
《秀色自孤標》100x50cm
《早春》48x44cm
《玉骨冰心》 136x68cm
特別說明:本文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在第一時間侵刪!
本網(wǎng)特別開通自助上傳功能,只要您是本網(wǎng)用戶,你就可以發(fā)布:文章,詩詞、藝術評論、藝術批判,藝術觀點,藝術新聞等;發(fā)布方法:在你的后臺上傳需發(fā)布的資料,本網(wǎng)將根據(jù)你選擇的欄目發(fā)布。你也可以將需要發(fā)布的資料,發(fā)到郵箱(1435980968@qq.com)由本網(wǎng)給你上傳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