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a∨精品国产_亚洲aⅴ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青娱乐久久精品_国产r级片在线观看

手機美網
掃碼關注 中國美網 有禮相送

筆墨見胸懷 ——談佛子畫荷

呂應鑫 ·13751 瀏覽 ·2020-06-19 15:40:56

文、康  

20世紀90年代,我到天津大學拜訪王學仲時偶爾與佛子相遇,相談甚恰,我感到這個瘦弱的四川人身上帶著一股不可遏制的氣息。等到我看到他的畫時,我相信了我最初的感覺,他的畫大氣磅礴、慷慨激昂,如一曲大風歌。十年后,我到安徽中國科技大學周韶華先生中國畫高級研究班去征稿,又遇到了佛子。兩次偶遇,不能不讓我相信了緣分,我們成為朋。后來,他邀請我到他家鄉(xiāng)眉山參觀學習,此時,才是我真正了解佛子的開始。




在佛子的身上,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他堅持不懈的學習精神。他先是在天津美術學院學習,不但向孫其峰、蕭朗等前輩們學習,而且還向和他同時代的霍春陽、何家英們學習,后又向學者型畫家王學仲學習。一個四川人,當他飽受到巴山蜀水的熏陶之后,到燕趙大地學習繪畫藝術,他是何等的聰明啊。天津是中國繪畫藝術的重鎮(zhèn),這里有最傳統(tǒng)的繪畫風格和繪畫精神,而且傳承有序。佛子很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對于中國繪畫藝術的師承必須從最基礎的地方開始,他的心靈在這塊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厚土中得到了暫時的安息,但是他性格的主導面是騷動,是外向型的,同時也是思想型的。當我第二次遇到他后,雖然有片刻的驚異,但是很快就平息了。他在天津學習的是小寫意花鳥畫體系,這和周韶華先生的藝術風格是格格不入的。佛子是不是改變了自己的藝術追求?我甚至擔心他如果老是改變自己,最終會像四川的變臉一樣,讓人們不知所措。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慮,拿出他的一批近作讓我看。當我仔細看過他的作品之后,感受到了他的藝術魅力之所在。他的繪畫水平已經在收與放之間得到了精神的升華。聯想到他十多年來艱辛的求學之路,我頓時明白了我面前的這個精瘦的四川人不愧為是一個繪畫藝術的巨人。他求學津門,可以說得一字。近些年,他特別鐘情于畫荷花,這一時期的荷花無論在筆墨舍取上,還是在荷葉、荷花、荷莖的形象處理上都是結構清晰,工謹完整的,頗得法度之美。他拜師周門,可以說得一。佛子秉承了周韶華先生的繪畫精神,但他更能夠從大氣與雄渾中得到飄逸剛健的陰柔之美。佛子的荷花此時已經是他精神的躍動了。



荷花是中國花鳥畫范疇里最普通、最常見的,但也是最難表現的一種題材,這也是自然界的一個基本定律。凡是常見的都是最容易忽略的,這個最容易忽略的往往又是繪畫題材中最耀眼的那一點。造化萬象總是在和藝術開著莫名其妙的玩笑。其二,自從荷花進入了畫家的視野,歷代不乏高手,他們幾乎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不同時空把荷花的形象詮釋殆盡了,留給后人的是一個極其狹隘的藝術表現空間。最難能可貴的是,佛子沒有沿著這個思路前進,他在不斷地學習探索中,不斷地豐富著自我心靈的承載力。當他同時代的朋友已經成名成家的時候,他還是一位默默無聞的耕耘者。在自我心靈與自然造化的相互感悟中,他看到了荷花的另一面,那就是如何穿過形象的禁錮去表現荷花的精神內涵。他筆下的荷花如同他心中的云霞一樣縹緲燦爛,他在云霞的飄動與游移中找到了荷花那風姿綽約的形態(tài)之美。現在很多畫荷花的畫家很難擺脫圖式的單一性,而他筆下的荷花出神入化,變幻無窮,盡態(tài)極妍,他從荷花的精神本質上找到了筆墨的結構。



佛子的荷花是他心靈深處波瀾起伏的外化。他是一個激情四射但同時又不再現于表面的人。多年的沉潛使他更加關注于自然物象的化學性特質,在他看來一切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他的筆墨所肯定所描繪的不是荷花相對靜止的形象,而是變化中的形態(tài)。正因為如此,他筆下的荷花才能如此豐富多彩,無論是在圖式上還是在筆墨的變化上都達到了難以想象的多樣化。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他的大筆橫掃與荷葉的淋漓氤氳并不是沒有根據的信手偶得,而是來自對荷花的心靈感悟與大膽的概括提煉,他賦予荷花、荷葉、荷莖乃至荷塘一種自我胸懷的印痕。繪畫向來不注重畫什么,而注重怎么去畫,找到這個繪畫中的怎么是一個畫家的機遇,也是一個畫家精神魅力的體現。佛子的畫中往往能夠顯現出空無一切的境界,他的精神飄搖在他的荷花叢中。我不知道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我正在集中精力欣賞他畫面中的墨色時,忽然就會飄來一塊或者一點非常靚麗的東西,筆墨情趣?心靈感應?還是我的幻覺?總之,我說不清楚。我這里感覺到的靚麗有時并不是濃重的,往往是他在行筆的過程中不經意的一點、一拖和一掃,那種筆觸在波瀾起伏的荷葉之間是非常鮮明的。



一個畫家的藝術走向與風格選擇和他的教育背景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佛子生活的四川眉山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那里的古中巖是蘇東坡生活過的地方,他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感受著青巖山的綠色和古意,面臨岷江,看江水滔滔流淌。這一切都使他對身心了了的佛家境界有了親身的體會,佛子就是從這里開始悟道的。他的人生閱歷不是在積累,而是在不斷的人生實踐中減掉那些心靈以外的東西,不以外物為累,他帶著這樣純潔的心境走進了繪畫藝術的天堂。當他正為自己的選擇感到彷徨的時候,他猛然發(fā)現繪畫藝術的精神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心靈歸宿。他的繪畫在很自然的狀態(tài)下描繪著他的心路歷程,并自覺地實現了自然物象到藝術形象的價值轉換。



佛子是我的朋友,我們每次見面他總是不厭其煩起向我談起他的故鄉(xiāng),他曾經走過的地方還有他的朋友。這些事情都和繪畫沒有什么直接關系的,但是我很喜歡聽他講述這些人間瑣事。正聽得入迷,他會忽然拿出一沓繪畫圖片,讓我欣賞他的近作??梢哉f,每一不同的階段他都會有一批截然不同的作品。有一個時期,他畫了一批紅色的荷花,大面積的紅色幾乎占領了整個畫面,如火如荼,又像一片燃燒的云霞,但是他畫得很安靜,雅而美,這對于每一個畫家來說都是很難處理的。我說他畫的是意象,他說他畫的是意象中的現實。有一次,我們在成都郊區(qū)三圣鄉(xiāng)的某片荷塘邊吃農家飯,正是秋天的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太陽的光輝灑在荷花上,整個荷塘就像燃燒的一盆火。此情此景,讓我再次領會到了他對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力,對于生活中現實事物的心靈感應比單純的寫生要艱辛得多。佛子是一個在生活中真正得到了實惠的藝術家,當然這個實惠是來之不易的。



繪畫藝術水平的提高是一件可以盼望的事,但是能不能實現,究竟什么時候實現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個時常顯現在你眼前的精靈究竟何時來拜訪你,還需要你耐心地等待。佛子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他才能在閑適的心態(tài)下畫畫。多年來,人未有見其老,而畫卻日益新,大概就是佛子心無掛礙的原因吧。

最近,佛子的畫集即將出版,這本畫集是他多年來藝術探索的回顧與總結,他很重視,我也很重視,我在朋友的成就中分享著快樂與欣慰。佛子要我為畫冊作文,我就拉里拉雜地寫了這些。如果是國家畫院的那些處級或者副處級的畫家們,這是萬萬不能當做序言的,好在他是一位具有野逸品質的畫家,不在乎這些,就算作是序言吧。

                            20111013日于黑龍江省政府參事室

評論
還可以輸入 1000個字符
全部評論(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