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柯和根,1953年生于福建龍海石碼,1982年1月畢業(yè)于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美術系設計專業(yè)并留校任教。著名綜合類藝術家,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陶瓷研究所所長,學科帶頭人,學術與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中華藝術大師聯(lián)盟副主席。上海中國陶藝家協(xié)會付會長,景德鎮(zhèn)畫院院長,曾任多種藝術大展評委。
各類作品入選數(shù)十次國內(nèi)與國際展並獲金、銀、銅等諸多獎項。數(shù)十篇論文散見于國內(nèi)外各種學術期刊,十幾本專著、教材出版于人民美術,上海美術,上海書畫,天津人美,河南,湖南,西泠印社,河北人美等出版社出版發(fā)行。作品被國內(nèi)外著名美術館,博物館及私人收藏家珍藏。舉辦個人畫展及陶藝展十多次,社會影響巨大,深受業(yè)內(nèi)好評。
作品欣賞
△吟風系列一 30x30cm
△吟風系列二 30x30cm
△吟風系列三 30x30cm
△吟風系列四 30x30cm
求 道
文 / 余昌冰(柯和根弟子,上海陶藝家協(xié)會理事,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師)
先生愛畫,有時間就畫,每次拜訪他,見到的不是看書就是在畫畫。先生是個癡人,癡畫,癡書,癡陶瓷,娛樂的東西,會的很少。先生總是對我說:每天畫畫都讓我很開心,特別是哪天畫了自己滿意的畫,就更開心了。
先生也善畫,版畫、油畫、國畫, 還有瓷畫。 涉獵廣泛且有建樹,功力了得。 先生做事很快,畫畫也快,思路快,手腳快。外出寫生,我才畫好一張畫,先生已經(jīng)三四張了。敏感,率性,不拖泥帶水,不做作。
△黃昏系列一 30x30cm
△黃昏系列二 30x30cm
△黃昏系列三 30x30cm
先生愛畫能見先生之心性。畫畫已是先生內(nèi)心的需求,畫能表其意,見其心。在先生的瓷畫中多以西北山水入畫,蓋因先生的氣度、性情與之相共鳴,也有先生修為使然。
先生善畫更顯先生畫畫之融合。 在先生色釉瓷畫中,各種畫語,融會貫通,渾然天成。既有東方的寫意灑脫,也有西方的濃色重彩。
先生善畫緣起先生愛畫,故能見其心,顯其性。
△黃昏系列四 30x30cm
△黃昏系列五 30x30cm
△黃昏系列六 30x30cm
先生不僅愛畫,善畫,還善變化。
1990年,先生工作、生活在景德鎮(zhèn),深得陶瓷文化浸潤。卻不安分,思變,不拘古法,把繪畫、書法,青花、色釉,彩繪、刮、刻等,和在一塊,裝飾瓷器,開了現(xiàn)代陶瓷綜合裝飾的先河,“恩巴”折桂。
2000年,先生已移居上海多年,卻熱愛陶瓷更甚,?;鼐暗骆?zhèn)做瓷。條件差,常在窯場臥榻,問其“苦”否?先生卻說“樂”。先生心不在此! 先生的心在思變。魔都的眼界加重了先生的厚度,多了包容和韞化。先生愛上了色釉,做了一大批高溫色釉作品。
色釉也善變,原料、泥坯、厚薄、窯位、溫度皆是其善變的理由,未成瓷前皆有可能,“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色釉善變而有魅力。在可控與不可控間,構想,期盼,焦慮,失望,使人迷。 先生善變, 師古而非古,有法而無法。
△佛印系列一 30x25cm
△佛印系列二 30x30cm
△佛印系列三 30x30cm
讀研的時候,先生給我們上《水墨元素與綜合材料》課,課上得很認真,也很投入,常常來的早,去的晚。教室似乎成了他的工作室,比學生們還用功。
上課時,先生畫畫更像是在玩,有時根本不用筆,但見他刮、刻、撕、染、拓、揉……什么手段都有,窮盡我們所能想到的,甚為新鮮。
先生畫畫似無意實有意,不多時,一幅畫就好了。此乃源自先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造化于外,匯集于心,猶如武俠中的高手,折枝為劍,心劍合一,無招勝有招。
△痕跡一 30x30cmx4
△痕跡二 30x30cmx4
△痕跡三 32x32cmx4
先生強調(diào)人的綜合素養(yǎng),不孤立研究藝術門類,不拘泥現(xiàn)有之法,更重畫外功夫,瓷外功夫的修煉。中國的,外國的,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的……先生都愛琢磨,都愛看。
先生是老陶院人,七七級的。77年是全國恢復高考第一年,入學的人年齡都偏大 ,先生不是班上最大的,同學間卻常常喊他“柯老”,這一喊,就一直喊到了現(xiàn)在。我也常常喊先生“柯老”,是尊敬,是親切。先生也是老景德鎮(zhèn)人,讀書在景德鎮(zhèn),畢業(yè)后留校,工作生活也在景德鎮(zhèn),后移居上海,卻在景德鎮(zhèn)了留下許多老朋友和美好回憶?,F(xiàn)在先生又回到景德鎮(zhèn),朋友們常說他是景德鎮(zhèn)的“新老人”。
△大地系列一 30x26cm
△大地系列二 30x26cm
△大地系列三 30x26cm
先生現(xiàn)多客居景德鎮(zhèn),深居簡出 ,求清凈恬淡,潛心修煉,自在逍遙。我們因而相見也少了些。新陶板是今年暑假在先生那見到的。
如果說先生的高溫色釉 ,色彩瑰麗,燦爛奪目,似洋酒般熱烈;新陶板則像茶一樣,醇厚平和,卻回味綿長。
觀先生的新陶板,視似平淡,細看卻別有洞天,細細品來,越品越有味道。先生在陶板上,似在嬉戲,沒有過多經(jīng)營和著力,有的是那份自然平和,了無痕跡,渾然天成。
先生是陶院老人,是景德鎮(zhèn)老人,也似新人,總是充滿活力,總是給人新氣象。
△文字印象一 30x30cm
△文字印象二 30x30cm
△文字印象三 30x30cm
近來,經(jīng)常和先生一起談繪畫,談陶瓷,談收藏,天南地北。也請先生指點我的新作,先生卻淡淡地給了我一句“你用力太猛”。我未得其解。
一天,去先生家聊天,蓋因太過熟悉,先生并沒停下手中畫作。我也靠上去看先生畫畫。見先生東一筆,西一畫的。就笑問,你畫畫也太隨意了。先生反問我,你來聊天,備課了沒。
顏真卿的《祭姪稿》帖,有涂改,有旁注,似乎不太認真,卻感動我們。皆因在激憤中書寫,見其內(nèi)心情緒,并與平時對書寫的豐厚積累,轉(zhuǎn)化為不經(jīng)意而隨手拈來的狀態(tài)! 先生也常常有一些意外與神來之作,蓋因其放松之心態(tài)與由技入道的氣場,故而能游刃有余而余力尙存。
△晨影一 30x30cm
△晨影二 30x30cm
△晨影三 30x30cm
先生畫畫不太用力,因為畫已在其心中, 興手捏來,肆意運筆,一氣呵成。 不刻意 ,不修飾。
畫者,多注意經(jīng)營,過于經(jīng)營,則易處處求是,而無虛,是為先生所說的“用力太猛”。力度釋放過度,作品勢必過度渲染。故先生說“要做到適度的表現(xiàn)作品,必須有舍得和對主次的掌握,以及對對比的重視”。但說是容易,舍棄是十分艱難,修練是人生的永遠命題。
△氣韻系列一 25x25cm
△氣韻系列二 25x25cm
△氣韻系列一 30x30cm
△氣韻系列四 25x25cm
△清影一 30x30cmx4
△清影二 30x30cmx4
△渾沌系列一 35x35cm
△渾沌系列二 35x35cm
△構造一 26x26cm
△構造二 26x26cm
△夜行一 30x25cm
△夜行二 30x26cm
△交織系列1-9 30x30cmx9
△逆光 30x30cmx4
△.廢墟 35x35cm
△行色 36x36cm
△對話 30x26cm
△夜之舞 30x26cm
藝術年表(柯和根)
一、個展1990年“明月清風”-柯和根繪畫藝術展(香港羅杰藝術中心)1991年“盛裝一柯和根繪畫藝術展(香港羅杰藝術中心)1992年“鬧春一柯和根繪畫藝術作品展”(羅杰藝術中心)1993年“漁村一柯和根繪畫藝術作品展”(香港羅杰藝術中心)1998年“往返一柯和根藝術作品展”(上海藝愽會)1999年“獨行一柯和根藝術作品展”(上海藝愽會)2004年“拓展與延伸一柯和根陶瓷書畫作品展(江蘇昆山)2005年“拓展與延伸一柯和根陶瓷藝術作品展”(上海)2009年“心象一柯和根山水畫作品展”(上海)2009年“靜觀一柯和根書法藝術作品展”(上海)2010年“蕙風一柯和根花鳥藝術作品展”(上海)2011年“雪融一柯和根陶瓷藝術作品展”(上海)2012年“問道一柯和根陶瓷藝術作品展”(上海)2018年“自在一柯和根陶瓷藝術作品展”(上海)2019年“自在一柯和根陶瓷書畫作品觀摩展”景德鎮(zhèn)。
二、群展1992年“牧“雕塑入選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北京)1998年“飛云從覽圖”“秋高圖”入選98中國山水畫展(北京)1998年“秋山圖”“空谷無聲入選98上海百家藝術精品展2001年“生命在于運動”裝飾畫入選第五屆全國體育美術作品展(北京)2001年“渾”中國畫入選上海美術大展(上海)2001年“清禾圖”入選跨世紀著名中國畫家作品(河南)2002年“歸牧圖”當代中國畫杰出人才作品展(南京)2002“安享清貧之樂”入選紀念孔子誕辰2250周年中國畫展”北京2003“康有為詩”書法入選走向當代2003上海市書法篆刻大展(上海)2003年“雪融系列”陶瓷12件入選2003上海美術大展(上海)2003年“人類正在不斷的吞嚙自己”入選日本富山國際海報雙年展(日本)2004年“自然系列廣告”入選上??茖W與藝術展(上海)2004年“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陶瓷8件入選(上海)2004年“従橫古今”入選第六屆全國水彩,粉畫展”(上海)2002一2012年三幅版畫入選全國第十六,十七,十八屆全國版畫作品展(貴陽,安微,浙江)2006一2012三幅中國畫作品入選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精品展(北京)2011一2013二幅漆畫作品入選中國美協(xié)漆畫展(夏門,南京)2006一2015年十件中國畫作品入選中國美協(xié)舉辦的各類單項展。2015一2019年,數(shù)十件陶瓷與國畫作品入選國內(nèi)外各種陶瓷與國畫大展。
三、出版1993年“景德鎮(zhèn)陶瓷美術百家”(浙江美術出版社)1993年“中國景德鎮(zhèn)陶瓷美術精品選”(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年“中國現(xiàn)代美術全集一陶瓷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年“瓷韻偉人一紀念毛澤東百年誕辰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精品”(長城出版社)1996年“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江西美術出版社1998年“上海美術百家精品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上海美術百家藝術繪瓷集”(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一2014年歷屆上海美術大展作品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陶藝登載于美術2002年12期。2002年陶藝作品登載于藝術界2002年3.4合集。2003年招貼登載于裝飾2003年3期。2003年1月陶藝作品刊登于美術觀察2003年第一期。2004年“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作品集”(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時代風格一當代30位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畫家山水,花鳥,人物作品合集(吉林大學出版社)2012年“中國畫名家四條屏作品集”(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年“藝術之顛一中國畫名家作品集”(河北美術出版社)2015年“釉之正色陶瓷作品匯萃”(中國陶瓷畫刊)2013年“藝術之顛一國韻文華書畫院第二屆年展作品集”(藝術展覽編輯部)2013年“中華陶瓷大師精品集”(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4年“書畫同源一當代15位山水,花鳥,人物書畫作品合集”(河北美術出版社)2014年“江南畫派書畫名家邀請展作品集”(江南畫派研究會)2016年“瓷譽中國一首屆陶瓷繪畫學術雙年展作品集”“(鐘蓮生陶瓷繪畫研究院)2016年“絲路瓷語,陶瓷現(xiàn)象一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校友優(yōu)秀作品邀請展作品集”(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6年“景德鎮(zhèn)畫院作品集”(江西美術出版社)2016年“中國近代書畫名家”(西泠印社出版社)2017年“第二屆中國瓷畫雙年展”(江西美術出版社)2017年“傳世名作”(西泠印社出版社)2017年“一座與世界對話的城市一“景漂”國際陶藝家作品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7車“誘色,釉色一當代陶瓷藝術家六人展作品集”(三寶蓬藝術中心)2017年“問道一中國彩,中國夢全國陶瓷藝術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瓷畫作品邀請展作品集”(江西美術出版社)2018年“當代名家一 暨西泠115周年華誕”(西泠印社出版社)2018年“翰墨傳承一當代藝術名家雅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18年“千年景德,瓷上中國”首屆中國當代陶瓷繪畫作品展作品集”(江西美術出版社)2018年“美美與共一當代藝術名家(陶瓷卷)”(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8年“我與母校共輝煌一百名校友職業(yè)發(fā)展成果展”(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2018年“景德絵事一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展”(中國金融信息中心)2018年“鳳凰涅槃一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本科教育六十周年校慶校友作品展作品集(景德鎮(zhèn)畫院)2019年“西泠畫譜一現(xiàn)代中國畫名家精品匯編”(西泠印社出版社)
四、個人專著與論文1988年“人物裝飾畫”(人民美術朝花出版社)1989年“黑白圖案集”(湖南美術出版社)1989年“新派圖案”(河南美術出版社)1989年“繪畫變形一風景,人物”(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絵畫變形一動物”(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風景色彩寫生”(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年一1991年“新潮裝飾1000例”(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鳥·獸·魚變形大全”(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校園報頭集”(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年“拓展與延伸一柯和根中國畫作品集”(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拓展與延伸一柯和根陶瓷藝術作品集”(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蕩畫法”“泰山畫法”“水鄉(xiāng)畫法”“游魚畫法”“雞的畫法”(上海書法出版社)2008“山水寫生要義”(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年“心象一柯和根山水畫作品集”(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9年“靜觀一柯和根書法作品集”(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10“蕙風一柯和根花鳥作品集”(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11“雪融一柯和根陶瓷藝術作品集”(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12年“問道一柯和根中國人物畫作品集”(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12年“時代風格一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畫家柯和根作品集”(吉林大學出版社)2014年“書畫同源一當代人物畫家中15位書法家作品集”(河北美術出版社)2014年“當代最具收藏潛力名家柯和根作品集”(天津美術出版社)2016年“柯和根陶瓷藝術作品集”江西美術出版社”2018年“自在一柯和根陶瓷藝術作品集”(景德鎮(zhèn)畫院)數(shù)十篇論文及作品發(fā)表于國內(nèi)外各種報刊,雜志與專業(yè)學術期刊!
五、獲得榮譽稱號及獎項1,榮譽:1988一1990榮任福建陶瓷評委會主任,1992年任福建德化首屆國際陶瓷節(jié)評委。1998年榮獲上海百家藝術稱號1999一2000年被中國文聯(lián)評為中國百杰畫家。2001年被評為中國山水200家,2002年獲得國家人事部“杰出中國畫人才獎”2012年獲得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稱號。2.獲得獎項1989年“牧”之系列雕塑獲江西省第九屆美展優(yōu)秀獎(最高獎)1989年“馬”之系列油畫獲江西省第九屆美展優(yōu)秀獎(最高獎)1990年“春醒”陶瓷雕塑獲首屆日本恩巴精選景德鎮(zhèn)陶瓷作品展“入選獎”1992年“桃園三結義”綜合裝飾瓷瓶獲第三屆日本恩巴精選景德鎮(zhèn)陶瓷作品展“入選獎”1992年“野逸圖”綜合裝飾瓶”獲第三屆中國瓷都一景德鎮(zhèn)國際陶瓷節(jié)名作展金獎1992年“漁歸圖”綜合裝飾瓶獲第三屆中國瓷都一景德鎮(zhèn)國際陶瓷節(jié)名作展創(chuàng)作獎1992年“史跡圖”瓶珍珠釉青花綜合裝飾獲第三屆一景德鎮(zhèn)國際陶瓷節(jié)“第二屆“青春杯大獎賽銀獎。1992年“千里暮云平”珍珠釉綜合裝飾獲第三屆一景德鎮(zhèn)國際陶瓷節(jié)“第二屆“青春杯”大獎賽銅獎。1999年油畫“人生”獲“魯藝杯”全國師范院校美術教師作品展銅獎。2000年水粉“雪域無言”獲2000年上海水彩,粉畫藝術大展優(yōu)秀獎。2001年“禪的境界“海報獲2001中國平面設計大展金獎。2001年“還我一朵白云”海報獲2001中國平面設計大展評委提名獎。2001年“禪的境界”海報獲2001亞州平面設計大展優(yōu)異獎。2001年“清禾圖”獲跨世紀著名中國畫家作品展覽最佳作品獎。2002年“沙哈拉沙漠之夢”陶藝獲魯藝杯全國師范院校教師美術作品展銀獎。2002年“節(jié)奏”獲第七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chuàng)新評比三等獎。2002年“人類正在不斷的呑嚙自己”系列海報獲2002亞太設計雙年展銅獎。2002年“生態(tài)系列”廣告獲第九屆華東大獎金獎。2002年“環(huán)境系列”廣告獲第九屆華東大獎銀獎。2002年“原野無聲”中國畫獲全國第四屆山水畫展榮譽獎。2003年“?南北”版畫獲上海第七屆版畫匯展版畫藝術獎。2003年“秋日無語”中國畫獲第四屆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展榮譽金獎。2004年“雪融系列”陶瓷獲魯藝杯全國高等師范院校美術教師作品展學術獎。2004年“遠山系列”陶瓷獲2004上海科學與藝術展科學與藝術應用成果獎。2004年“雪融系列“陶瓷獲首屆全國工藝美術展銅獎2012年“浦江記憶”獲和諧燕趙·紅色太行”中國山水畫作品展優(yōu)秀獎(最高獎)
六、收藏,日本恩巴(大坂當代美術館)收藏雕塑,陳設藝術陶瓷作品各一件。上海美術家協(xié)會收藏“藝術瓷盤”多件。上海市政府收藏陶瓷陳設作品三件。上海明天廣場總統(tǒng)套房,貴賓室,宴會大廳收藏陶瓷作品16件。江蘇昆山侯北人美術館收藏陶瓷作品二件。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收藏陶瓷作品二件。上海中華藝術宮永久收藏陶瓷作品一件。廣東美術館收藏海報作品八件(二套)。上海美術館收藏版畫一件。浙江美術館收藏版畫一件。貴陽美術館收藏版畫一件。安徽美術館收藏版畫一件。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收藏中國畫一件。中國畫學會收藏中國畫一件。東南亞及日本,香港收藏作品數(shù)十件。國內(nèi)藏家收藏各類作品近百件。香港文化博物館收藏招貼一套。龍海市愽物館收藏國畫二幅。澳門賞心堂美術館收藏國畫作品6件。上海陶藝后援會收藏作品一件。河南中原書畫院收藏囯畫作品8件。上海圖書館收藏版畫4件。上海對外交流協(xié)會收藏中國畫一件。北京中南海豐澤園收藏陶瓷作品一件。上海書畫院收藏國畫一件。江蘇宜興書畫院收藏中國畫一件。
中國美網(wǎng)意向所有藝術愛好者,寫作愛好者征集原創(chuàng)文章,文章可是藝術評論,藝術觀點,藝術圈所發(fā)生的最新資訊和新聞報道。投稿郵箱:1435484987@qq.com。
[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nèi)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中國美網(wǎng)
歡迎注冊美網(wǎng)會員,新聞資訊自助上傳!
欣賞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