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長風 橫絕太空
——鄒文正先生書法藝術(shù)賞鑒
郭強/文
黃賓虹臨金文《大盂鼎》長卷,前不久被一家拍賣行拍出一千多萬人民幣的好彩頭,卷尾有眾多名家跋款,也幫襯了不少。若是黃賓虹的畫拍出這等價位不足為奇,書法而且是篆書金文的臨摹品都有此氣象,真是畫家字高于書家字。由此有一個悖論,書家畫也應(yīng)高于畫家畫了,只是個玩笑話,說明市場的調(diào)節(jié)與推捧有著經(jīng)濟杠桿作用,我們難以評說。但從書家眼里看到是,當書家的字成為一種定式,書家自身學問、修養(yǎng)、經(jīng)歷便成為市場的選擇項。畫家字中有著一種構(gòu)成與情緒,敘述的方式與書家異,故現(xiàn)在書壇上就追求這種異調(diào)趣味,但沒有與字外的追求聯(lián)系起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我研究黃賓虹書法,記得有一副金文聯(lián):一九四三年冬集古籀“韋孟五言作清詠,晉唐八法為工書”。我取其意創(chuàng)作了一件還印于專集中,就是想要黃賓虹的“古質(zhì)清健”。爾后,我還學其畫。
黃賓虹人品高,修養(yǎng)高,則世間重其畫,譽其書,接其“書者如也”的文脈。臨金文長卷的高價也就水到渠成,天然湊拍了。
由此,我想到了一位我所景仰的長者鄒文正先生。
鄒文正先生畫名很大,其書法境界更是冥心玄化,形成一個雙峰矗立的藝術(shù)模式。先是以畫入書,復以書入畫,再以畫入書,書畫之間無礙之往,相互反哺。畫有書法,書有畫面;畫有筆意,書有畫境;畫有金石氣,書有淋漓墨,畫書一體,呼吸沆瀣。鄒文正先生這種藝術(shù)探索與表現(xiàn),根植在對傳統(tǒng)書畫的深深浸濡,而能再造。其典范模式可以揭示出鄒文正先生的睿智之處。
自宋蘇軾、文同等諸家倡導“文人畫”,畫要有“士氣”要有書法,反對“作家畫”。明代華亭派董其昌以平淡古樸的書風入畫,畫風拙中帶秀,清雋雅逸,以平淡天真取勝。白陽青藤彪立在中國寫意花鳥史上,開啟新紀元。陳道復、徐渭以其草書入花鳥,鳥之鳴唱,花之綻放皆盡情致,意于紙外。清人八大山人以其孤憤的心境和堅毅的個性,在荒寂山水中透出雄健簡樸之氣,于花鳥的個性張揚上,洗煉夸張,“筆簡形賅”,“形神具備”。若沒有用禿筆藏鋒表現(xiàn)出來的圓潤剛勁的線條,又能奈何“雄健簡樸”,無“筆簡”何來“形賅”。再說王原祁渾厚沉雄的用筆和元氣淋漓的墨色,把“婁東派”著實地寫上中國畫史。如此先行典范,積其跬步以至千里是也。
鄒文正先生在所臨明代謝時臥《松溪攬勝圖》題跋是這樣表述的:“此為明謝時臣細筆山水佳作,寫溪山勝境。此圖布局繁復精細,線條渾厚飽滿,墨色淡雅秀潤華滋,足見作者的藝術(shù)功力。吾以自己的藝術(shù)語言摹其大意。”跋中“線條渾厚飽滿”六字是對書法線條的繪畫解讀,這個解讀是“以自己的語言”,指出摹古畫的著眼處。又有仿清人王原祁《青山疊翠圖》題跋:“……以干筆渴墨反復皴擦積染而成,畫面蒼茫渾厚……”。把書法筆法與“蒼茫渾厚”的意境聯(lián)系在一起。在若干創(chuàng)作作品題款中涉及到書法的不少?!断纳缴恪奉}款:“作山水畫筆勢放而不野,必用心,從書法中求之?!薄肚迦奉}款:“作畫線條之美,純從書法而來。吾以草書筆法入畫,寫似象非象,曠遠迷茫之意境?!薄肚逑奉}款再論:“作山水畫貴在神韻,神從筆力得,韻從墨彩生……用筆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從筆出,善畫者筑基于筆,建勛于墨?!痹诨B畫《銀花漫舞》題款中用筆法表達:“古今畫梅者多,各有所感,各有所法。吾從折釵股筆法寫梅,得其奔龍之勢?!贝怂膭t題款反復論證“筆”之筆法、意境,用“留”能放而不野,用筆法的豐富性,寫“似象非象”,用筆力得“神”,用折釵股、繞指柔得纏繞變化之勢,凡此諸題,畫亦書。鄒文正先生以漢魏之法作山水,以草法寫梅,輸出一個“畫從書入”的學術(shù)觀念。
那么“書從畫出”對偶關(guān)系是否成立?若成立,其間的基因關(guān)系如何梳理。當我見到鄒文正先生所創(chuàng)作的一組作品,便有了答案。
書法有法。法即是一種公認特定的法則,遵循這種法則創(chuàng)作出的書法作品稱為法書。當書法這個概念被提出并確認,筆法、結(jié)字,進而布局成為三要素,同時確立了經(jīng)典法帖并以此為臨摹范本,書法體系建立起來了,加上按此法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法書(可能再次成為新的法帖),我們所能辨認的書法便為法所統(tǒng)籌。這種經(jīng)驗和成果被享受了一千多年后,被清代晚期康有為為代表的革新派打破了,碑學興起,而成為新的經(jīng)典,以碑為主兼修法帖,碑帖兼修,以帖為主吸取碑學元素等等,書法的包容性被充分展示出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再次成為社會的選擇。寫意繪畫的盛行,西方美術(shù)思潮的侵入,也再次感動書法。書法敞開了無私的胸懷,接納了它們,是書法藝術(shù)的第三次革命,但是革命不是揚棄,而是包容、接納、消化,進而煥發(fā)了書法的新生命,從筆法、結(jié)字、布局、裝幀等方面擴展了新的領(lǐng)域——書法生命無極限。
在這種認識下,鄒文正先生創(chuàng)作出的主題作品《祖國贊》《黃河頌》《正氣歌》《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等,便是“筆墨當隨時代”的力作。
主題創(chuàng)作意識是外來藝術(shù)創(chuàng)作觀念,能夠較好地將藝術(shù)家與社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主動意識。鄒文正先生年近八十,職業(yè)軍人,1962年從四川美術(shù)學院版畫專業(yè)畢業(yè),從事過藝術(shù)教育。出版過許多部畫集,以及專題畫冊。在他的人生經(jīng)歷里有許多主題思想的烙印與情懷,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志彌烈。《祖國贊》《黃河頌》是以愛國主義精神為主題的作品,“渾厚沉雄的用筆和元氣淋漓的墨色”從藝術(shù)層面歌頌贊美了生我養(yǎng)我的祖國?!蹲鎳潯贩◤奈罕钠嫠?、險峻、舒暢、流麗、雄強、古拙、樸茂一路出,若《古塔銘》?!饵S河頌》從漢隸《張遷碑》《衡方碑》《郙閣頌》,參以《好大王碑》,其筆質(zhì)有任重而道遠的振興民族的精神氣質(zhì),有責任的負重感,有歷史的蒼桑態(tài)。再輔以隨字形大小的界格,表現(xiàn)出國家意識,感受到一絲不茍地、不急不燥地,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主權(quán)的堅定性。墨法上用宿墨法增強了元氣和厚重感,禿筆法收斂了鋒铓,內(nèi)聚力量,呈現(xiàn)出永不可摧的嚴陣以待。
《正氣歌》《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是草書作品,以陳無垢先生的回腕法和宋筆運筆法書之,筆墨粗簡豪放,氣勢雄博?!墩龤飧琛酚么笫志矸绞奖硪院茪忾L存的文化主題意境,用純墨法以開示正氣不可染的氣節(jié),行筆疾徐之間吞吐著情懷,線條若萬歲枯藤纏繞延綿,欲折又連,一絲絲黑痕筆觸驚心動魄,重筆處若掛苔蘚渾厚華滋,積蓄著能量勃發(fā)浩氣。不作相,不著意,中正之心凝聚在筆頭心端,安靜平和。草書以動為勝,而此卷以靜寓動,此真功夫也。然而《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打的是組合,礦達、疏野、超詣、沉著、委曲、沖淡、流動、清奇諸品大多以條幅展示,少了厚重責任,帶來了輕松漫步,用干渴之筆歌出曼妙糾結(jié)的情思,小草之法唱出若聚或離的詩意,一幀一境界,一幅一生命,擒縱把纏繞與放棄有機處理,可見到心思敏捷而不露痕跡的眼神,從堅強的體魄觸摸到鄒文正先生的文心一片,好感動,好感動!
從主題作品的感動走出來,看到的又是一片森林,讓我目不暇接。就挑我個人喜好的隸書作品,無論是對聯(lián)還是橫披,渾厚華滋,元氣淋漓都是我所不能的,故尤為崇拜,同時又是對當代書壇的一個反撥。時下重技重小情趣重媚倩之風盛行。扭捏做作無病呻吟之態(tài)霸市,遮蓋了書法的博大情懷,失去矗立的脊梁。鄒文正先生的書法便是療治的良方,我堅信不移。
由此又回到黃賓虹的話題,潘天壽先生評有:“在元氣混茫間,純?nèi)我黄鞕C,冥心玄化,自然神情氣韻都來腕底?!编u文正先生有師法的血脈,其腕底便是黃賓虹精神再傳。歲近鄒文正先生八十大壽之吉,恭以司空圖詩品句“寥寥長風”,“橫絕太空”獻壽。也期冀鄒文正先生的畫、字與黃賓虹市場比肩。
2016年8月16日于大研堂上恭成
鄒文正簡介
鄒文正 字思孟,號雪扉,1938年出生,重慶市忠縣人,畢業(yè)于四川美術(shù)學院,曾就職于成都軍區(qū)《戰(zhàn)旗報》社任美術(shù)編輯,1995年退休,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xié)會會員。余性好寒雪,喜作雪景,寫寒梅,以為天地奇景,亦人生精神之化境,孜孜欲以畫筆求之。
由四川美術(shù)出版社先后出版《鄒文正畫集》、《鄒文正山水畫集》、《鄒文正寫梅》、《鄒文正書法作品集》,北京工藝美術(shù)出版社先后出版中國山水畫名家技法講座《鄒文正淺絳山水畫藝術(shù)》、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個案研究,《鄒文正寫意山水》、名家名畫《鄒文正梅花小品系列》、傳世典藏,當代名家長卷精品《鄒文正萬壑秋云圖卷》、中國當代名畫家藝術(shù)研究《鄒文正寫意梅花畫藝術(shù)》、當代中國山水畫壇10名家《鄒文正作品》、中國美術(shù)家大系《鄒文正卷》、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國畫名家經(jīng)典?鄒文正》,大型藝術(shù)雙月刊《榮寶齋》中國藝術(shù)博覽會傳統(tǒng)魅力展特刊專題介紹,中央文史研究館主辦《中華書畫家》專題介紹,慶祝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成立60周年紀念冊,中國當代名家鄒文正作品集《盛世華章》特邀入編。